“筆墨丹青繪灣區——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美術作品展”征稿通知
日期:2022-04-11
2022年是中國共產黨第二個百年征程的開局之年,也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筆墨丹青繪灣區——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美術作品展”旨在通過美術的視覺形式,記錄描繪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實踐,著重展現香港自回歸以來,在“一國兩制”方針指引下,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民生等各領域取得的長足發展,凸顯香港在大灣區戰略中的獨特作用,展現香港的繁榮進步與祖國密不可分,展望香港美好未來。同時,此次活動以期發掘更多具有較強創作實力的美術家,促進內地與港澳美術家共同厚植愛國情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價值引導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動力,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一、組織機構
主辦單位:
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美術家協會
廣東省新聞辦
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
香港中聯辦宣文部
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
澳門中聯辦宣文部
協辦單位:
香港各界慶典委員會
香港文聯總會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
深圳市美術家協會
中國美術家協會香港會員分會
澳門美術家協會
二、展覽日期:2022年6月上旬至8月
三、展覽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香港中央圖書館、澳門舊法院大樓、深圳美術館
四、展覽規模:展出特邀創作和公開征集作品共計100件
五、投稿要求
1.主題:表現香港自回歸祖國以來的發展成就和新時代風貌,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創新實踐(建議參考選題見附件)。注:本展限定上述相關主題作品,主題不符不予參評。
2.畫種:中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粉畫及雕塑。
3.尺寸:畫作最長邊不超過2米(不含框);雕塑長寬高均不超過80厘米。
4.投稿:凡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美術作者均可投稿。參評作者需提供投稿作品彩色沖洗紙質照片(10寸以上),照片背面須粘貼參展表格(見附件);同時將適合畫冊印刷的作品高清圖(分辨率至少300dpi,長邊至少20厘米,TIF文件最佳)、作者本人半身生活照(至少1MB)、參展表格電子版存儲在優盤內,放置在信封中,信封上寫清姓名,并用訂書機將信封訂在照片后提交。投稿請附作者本人身份證件復印件。
收件時間:自通知發布之日起至2022年5月4日止,以收到地郵戳為準。
收件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沙灘一號院32號樓B座1702室,郵編:100083。收件人:王然,電話:010-59759384。
5.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在中國美協評委庫中抽選專家組成展覽評選委員會,負責本次展覽作品的評選。
6.評選結果將在中國美術家協會官方網站公示、公布。接到作品入選通知后,由作者自行對作品托裱裝框,并將作品妥善寄送至指定地點。未入選作品不另行通知。參評材料不退。
7.送選作品須為作者原創作品,嚴禁使用高仿、抄襲、復制作品參評。中國美協現已啟用評選識別排重系統,如出現以上情況造成任何法律糾紛及責任由作者自負,并將在中國美協官網進行公告,取消其入選資格。
8.本展覽每位作者只限入選參展一件作品(含合作)。
六、作者待遇
1.入選作品作者獲頒證書,入選作品參加北京、香港、澳門、深圳巡展。展覽結束后30天內作品全部退回作者。
2.每位入選作者可獲贈展覽圖錄1本。
3.入選作者如非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具備申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資格的一次條件。
七、主辦單位對入選作品有展覽、研究、攝影、錄像、出版及宣傳權。
八、凡投稿作者,應視為已確認并遵守征稿通知的各項規定。
九、活動信息可登錄www.caanet.org.cn(中國美術家協會官方網站) 及官方微信平臺查看。
中國美術家協會
2022年3月
附件:建議參考選題
一、香港地區相關選題:
1、重要事件
-總書記關心香港
-建黨100周年在香港
-中央援港,同心抗疫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即將開館
-香港各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港區國安法)立法
-《國歌條例》在港正式生效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事件
-香港高鐵通車,接入世界最大高鐵網絡,香港市民乘高鐵游祖國
-香港紀律部隊演示中式步操
-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
-香港理工大學研發“火星相機”(落火狀態監視相機)隨“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
-航天員和遼寧艦訪港
-內地奧運冠軍訪港
-香港回歸、中英交接儀式、歷年香港回歸慶典盛況
-香港各界慰問駐港部隊
-香港民眾的幸福生活、香港與內地人文交流、對香港未來的美好憧憬
2、標志性景觀
香港太平山、維多利亞港、淺水灣、尖沙咀、中銀大廈、香港禮賓府、香港迪斯尼樂園、香港海洋公園、廟街夜市、昂坪360、蘭桂坊、中環半山扶手電梯、石板街、馬會賽馬、金紫荊廣場、大館、西九文化區、離島(大澳漁村)、九龍城舊區建筑、港交所、啟德游輪碼頭、香港銀龍茶餐廳、太平館餐廳等
二、澳門地區相關選題:
-總書記關心澳門
-澳門正式回歸祖國懷抱,中葡交接儀式
-澳門關心支持國家建設,自發踴躍為內地災區疫區捐款捐物;澳門文化界積極開展“文化抗疫”活動
-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
-澳門抗擊新冠疫情取得階段性成果,實現“醫護零感染、病例零死亡、向內地零傳播”,優化完善防疫體系,筑牢澳門疫情防線
-澳門素有愛國愛澳優良傳統,保持舉辦各項文體等活動前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習慣,實現在澳門大中小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全覆蓋
-澳門各界積極舉辦各類慶祝國慶、回歸活動,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慶典
-澳門各界舉辦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首次面向澳門社會舉辦“中國共產黨的100年”大型主題圖片展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管理機構正式揭牌
-澳門大學橫琴校區
-國家賦予澳門“世界旅游休閑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重要定位
-天鴿風災,駐澳部隊官兵攜手澳門市民共同救災
-“澳門歷史城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內地奧運冠軍訪澳
-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等本土品牌體育賽事
-澳門新八景、舊八景
三、廣東地區相關選題:
-中央援港,同心抗疫
-港珠澳大橋開通
-廣深港高鐵開通
-廣交會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掛牌
-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建設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項目建設
-澳門科技大學
-蓮塘/香園圍口岸開通
-青茂口岸開通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
-珠三角9市(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肇慶、江門)標志性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