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書協副主席鄢福初:研究推廣簡帛書法藝術,弘揚中華美學風范
日期:2022-03-10
中國五千多年連綿不斷的文明歷史,創造了博大精深、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讓歷史文化活起來,是時代的重大文化課題。
近百年來,中國出土了大量戰國、秦漢、魏晉時期的簡帛文物,這些簡帛書跡的內容真實地記載了戰國及秦漢、魏晉等歷史時期政治、經濟、社會、軍事及文化諸多方面的發展狀況,里面蘊藏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密碼和基因,是中華傳統文化最精彩的內容之一,是中國乃至世界文藝發展史上一筆十分寶貴的文化和藝術財富。研究簡帛書法藝術,系統整理簡帛書法藝術,能為新時代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提供動能,能進一步挖掘古代先哲們的哲學思想、政治智慧與文藝才華,體現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與文化自信。簡帛書法藝術具有情、趣、韻、味、古等格調神韻,蘊含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美學特質,包含著中華審美象外之象、韻外之致、味外之旨的美學追求。經過幾十年的蓬勃發展,在金石學、碑刻學、帖學發達的書法藝術形態基礎上,簡帛學已蔚成風尚,成為大專院校、書法專業機構爭相研究學習的內容。湖南共出土簡帛文物近20萬件,是全國出土簡帛數量最多省份,而且出土的簡帛文物橫跨了戰國、秦漢、魏晉1000多年的時間,時序完整,保存完好。湖南開展簡帛書法研究,能夠探索和厘清簡帛書法文化和湖湘文化的內在關系,豐富湖湘文化研究的廣度和深度,為湖湘文化的歷史淵源和當代精神進一步提供學術指引,開拓新的時代書風。
中國簡帛書法藝術研究與推廣,可以主要立足湖南,面向全國,圍繞目前已出土并進行了文字、文獻研究的簡帛文物,主要從簡帛書法史、簡帛書法美學、簡帛書法技法、簡帛書法與碑刻書法藝術的比較、簡帛書法的影響及當代意義、簡帛書法與湖湘書風的關系等方面進行研究。
中國簡帛書法研究與推廣工程,其成果主要是通過對簡帛書法藝術的系統研究,匯聚全國在簡帛書法藝術研究方面的理論成果,編輯出版一套體例完整的《中國簡帛書法藝術大系》《中國簡帛書法藝術研究叢書》;舉辦一系列簡帛書法藝術學術研究活動,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全方位的簡帛書法藝術傳播推廣,使其從小眾之學彰顯為大眾的喜聞樂見的熱門藝術。在此基礎之上,籌建中國簡帛書法藝術博物館,集中展示其文物和書法藝術,成為弘揚中華文化、展示中華美學風范、進行中華審美教育、開展簡帛書法研究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
目前,湖南已成為全國研究簡帛文物的重要省份。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省文物研究所、湖南大學岳麓書院、長沙市簡牘博物館、里耶秦簡博物館及國內相關著名大學與博物館已整理出版了有關簡帛書跡圖片與文字釋讀書籍,積累了簡帛書法研究的部分學術成果,為深入研究和廣泛傳播簡帛書法藝術奠定了很好的基礎。湖南具備領銜組織實施此項工程的條件和基礎。
這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文化事業,需要國家有關部門的全力支持,需要國內眾多學者專家參與。為推動這項工程盡快組織實施,特此建議:
請文旅部、國家文物局、中國文聯、國家新聞出版署等有關單位,將此工程作為一項重要的歷史文化搶救性工程納入工作范疇,予以關注與支持。
請將此項目列入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工程,并在“十四五”期間組織實施。
請書法界、文物界、文字學界等學術單位和專家高度關注此項目的實施,并組織相關專家積極參與工程的研究。
建議將此項目落戶湖南,由湖南相關部門組織實施。(中國藝術報)
北京文徵明書畫院——全國實力派藝術家成長的搖籃、共同的精神家園!歡迎加入!聯系電話、微信:13260079106